我对美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针对美方决定自8月23日起对约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方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多边贸易体制,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决定对约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与美方同步实施。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5号)中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二的商品作适当调整后,自2018年8月23日12时01分起实施加征25%的关税。
根据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意见,为最大限度保护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对征税商品清单进行适当调整,具体商品范围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7号)为准。
其他事项仍按照税委会公告〔2018〕5号执行。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7日宣布,将从8月23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日发表谈话指出,美方这一行为又一次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十分无理的做法。中方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多边贸易体制,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决定对约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与美方同步实施。
美业界反对特朗普政府对华商品加征关税
特朗普政府对华商品加征关税遭到美国商会、半导体工业协会、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等业界代表的广泛反对。
美国商会负责国际事务的副会长布里连特7日发表声明说:“不管你是农民、渔民,还是工厂工人,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关税对于美国经济的长期成功是适得其反的。”他认为,现在是美中两国回到谈判桌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了。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从中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保留在征税清单上深表失望。该协会会长诺伊弗表示,半导体工业协会此前已用最强烈的措辞向特朗普政府说明,对从中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将会损害美国芯片制造商的利益。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会长谢伊说,这是特朗普政府朝着抛弃税改红利迈出的又一步,这些关税对于美国消费者和工人意味着巨大风险,“趁着我们还能爬出去,就别给自己挖更深的坑了”。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也警告,美中经贸摩擦继续升级会伤害美国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该协会表示,对华关税威胁将鼓励中国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口商品,这会令美国企业处于不利竞争地位。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当天发布的调查显示,关税担忧正迫使部分美国企业重新评估、推迟或放弃现有的投资计划。该机构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提高美国企业的原材料进口成本,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则会减少美国产品出口,因此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令许多美国企业选择推迟投资和观望贸易局势的发展。
美专家说对华加征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针对特朗普政府决定自8月23日起对约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智库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古普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这一做法再次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将导致“双输”局面。
6月15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于7月6日实施。古普塔表示,美国单边对华实施关税措施时,故意无视世贸组织相关规则,这一举措“令人失望”。
古普塔提到,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上月针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问题举行的听证会上,包括化工、电线电缆、电子、半导体、零售等在内的美国国内各行业协会及团体几乎一边倒地表达了反对意见,“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还是一意孤行地推进了关税措施”。
在美方最新公布的加征关税清单中,半导体产品位列其中。古普塔说,这样只会伤害美国的半导体生产商,进而伤害消费者。
他说,美国半导体行业的一些领军企业不久前曾披露,中国输美半导体产品中,在中国产生的附加值只占总附加值的约10%,而且不涉及高端知识产权转移。“中国是世界最大、增长最快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在这一行业恶意对待中国,将压缩美国半导体厂商在华市场份额,破坏供应链。”
权威访谈 >>>
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布斯特费尔德:
美国通过加征关税削减贸易逆差是误入歧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布斯特费尔德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削减贸易逆差的做法是误入歧途。
“如果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本国进口将减少,经常账户状况将会改善,这似乎是符合直觉的,但事实上是误入歧途。”奥布斯特费尔德说。
这位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美国知名大学执教、在国际经济研究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的经济学家解释说,如果美国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美元汇率可能走强,意味着美国出口产品变得更贵,不利于美国出口;同时,美元购买力提升会增加内需,而这将促进美国进口并令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IMF的研究显示,贸易政策的调整对于贸易失衡并不具有显著影响,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不在贸易本身而在于宏观经济。奥布斯特费尔德说,美国的减税增支等财政刺激政策将推动美国更快加息、美元走强,并最终令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总计2912亿美元,同比增长7.2%。这表明,加征关税不能有效缩小贸易逆差。
虽然特朗普政府宣称巨额贸易逆差令美国利益受损,但奥布斯特费尔德认为,贸易逆差并不代表其他经济体“欺骗”美国或者美国利益受损,相反贸易逆差是美国从国际贸易中实际获利的“关键一部分”。
他举例说,虽然美国进口铝材产生贸易逆差,但便宜的进口铝材有利于美国飞机制造和出口,令美国获取更大收益。“双边贸易收支更多反映的是国际分工不同,这正是各国发挥比较优势、都从贸易中获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奥布斯特费尔德看来,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互利共赢。他警告,如果将贸易看成零和游戏,就可能会带来贸易战风险,最终损害所有人利益。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布德罗:
“子弹没打向别人,而是打向美国自己”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布德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特朗普政府当前的贸易观是错误的,其挑起的贸易争端正在对美国自身造成伤害。
布德罗说,特朗普政府把贸易当成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错误地认为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国正在受损并将其归咎于国内贸易政策不力或其他经济体的活动,同时把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看作是相互竞争的企业,然而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企业间的竞争。
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争端不仅给全球供应链及贸易体系带来风险,而且严重损害了美国消费者、制造商、农场主等群体的利益,抱怨之声此起彼伏。
“美国消费者是当前贸易争端首当其冲的受害人群,”布德罗说,“当美国政府提高关税时,很大程度上是对那些倾向于购买进口商品的美国人施加惩罚性税收,所以消费者的利益总会受到高关税的损害。”
布德罗指出,加征关税也会令依赖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的美国企业遭受损失。比如依赖进口钢铝产品的美国制造商,关税上升会导致它们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而提升价格又会导致需求减少,一些企业进退两难,最终可能选择裁员或关闭本土工厂。
至于受到关税保护的美国行业或企业,它们一方面将面临更少外部竞争,并获得提升产品价格的能力,但另一方面这也将导致它们掌握的资源无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关税持续时间越长,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损失也就越多。”布德罗解释说。
此外,这位常年研究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指出,当美国进口下降时,其他经济体手中的美元会减少,它们从美国购买商品的能力也会下降,进而影响美国的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加上其他经济体对美国施加反制性关税,美国农场主会受到重创。据美国农业部估算,这些反制措施已给美国农业造成约110亿美元损失。
布德罗说,特朗普政府认为加征关税主要伤害的是其他经济体,但实际情况是,关税造成的大部分伤害还是落在了美国身上。“(关税的)子弹没有打向别人,而是打向了美国自己。”(综合新华社电)
(摘自中国贸促网)